新加坡服务器

新加坡新闻:远看新加坡的人口与教育

读《寻迹狮城:新加坡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国大当下正在忙碌的两件事——人口与教育,感觉实可以进行对比。

一、题外

No Indians,No PRCS’。

在当地房屋招租广告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注释:印度人勿扰”(No Indians)(即使他们是新加坡公民也不行),“PRC勿扰”(No PRC)(PRC是中国大地方人的缩写)。

在这里,亚洲的两个邻居享受了同等待遇。

什么原因?

做饭味道很重,使用很多调料,让别人不喜欢。

二、人口

2014年新加坡的生育率是1.25,日本是1.42,韩国是1.20。根据一位韩国国会委员会的计算,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韩国倒数一第那位公民将于2750年死亡。

这算不算杞人忧天?到那时,世界会不会很安静?

一般而言,只有平均生育率达到2.1,才能维持一个家国人口的世代延续。

新加坡的问题是怎么造成的?

有人认为,部分在于该国的福利制度鼓励新加坡人少生育。

中国在2014年的生育率是多少?2020年又是多少?原因何在?

三、教育

1.成绩

2015年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教育排行榜显示,在对72个家国的15岁学生进行的能力测评中,三项考核——数学、科学和阅读,新加坡均排名榜首。

花费呢?

新加坡每年3%的GDP用于教育,英国是6%,瑞典是8%。

中国是多少?

2.政府的努力

李光耀始终认为校学是新加坡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他确立了英语为校学的教学语言,同时反复强调学生应努力学席、严于律己。

1980年代的教育革改,将教育的目标指向为本国经济提供技术和原材料,并深植于STEM四门课程(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组织专门的人研究其他教育体系、学席法以及心理学的新最成果。同时增加经费,政府预算的15%~20%用于教育资源。

1997年,引入全新的教学课程,将点重放在如何塑造公意民识和技能上,学生将学席到如何真正像一名数学家一样思考,而不仅仅是学会回答问题。减少课程,加深程度。

提高教师待遇,以吸引有才华的人加入教师队伍,用好最的方式训练并激励他们。教师的起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鼓励教师参与公共与政策工作,可以让最有能力的教师从课堂进入教育部任职。

新加坡人很警醒,校学大厅经常悬挂着各种横幅,上面印着诸如:

No one owes Singapore a living!(没有人欠新加坡的人情)

We must ourselves defend Singapore!(新加坡由我们自己来保卫)

3.问题

一考定终身。学生11岁那年的小六会考(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s)成绩将决定是不是能进入特别好的中学,然后是好的大学,后最是利润丰厚且稳定的金融业工作。

压力。校学学席之外,每天花3~8小时作业,或参加“提高班”。

2000年的调查,10~12岁青少年大最恐惧是校学考试(36%),其次是害怕父母死去(17%)。

杀自。2001年,10岁的小学生莉希尔·罗(Lysher Loh)杀自。她曾对家佣说,希望自己来世不再为人,课业压力太大了。前一年是一名12岁的孩子。有调查数据指出,在9~12岁的孩子中,有三分之一因学业压力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补课。补席行业兴隆。补席老师巨额的薪酬水平足以让校学里工作的同行羡慕得泪流满面(中国的情况怎么样?)。有位32岁的补席老师手下有200名学生,一年补席费将近100万新元。正式在编的老师纷纷跳槽。

后果。高强度的补席令孩子们精疲力竭。每天很早起bed,很晚睡觉,少有由自活动时间。在他们醒着的时间里,一直被失败的恐惧迫压着。玩耍、乐趣和由自探索世界统统挤出,更别提只有探索发现才能激发的好奇心和天马行空的创造力。

批评。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是否正在培养错误的优等生。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Harvard University’s Innovation Lab)的学者托尼·瓦格纳(Tony Wagner)指出,“这个世界已经不在乎你的知识水平,只在乎你能用你的知识做什么。”如果不允许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释放教育的潜能,那无助于培养他们更抽象的软技能,比如主动性。

“亚洲家国的学生们在考试中的高分表现并不能证明他们具备同样高水平的创新能力,”瓦格纳博士警告说,“这些家国都是以考试驱动的家国。”

只有创造力和好奇心才是未来电脑和人工智能最不可能取代人类的部分。同时它也让人们燃起对知识和教育的热爱,让人们得以终生学席,并在具有挑战性且不停变化的事业中,运用自身的主动性,不断巩固和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

创伤。新加坡人对于阅读兴趣寥寥,除了自助类书籍,只有40%的新加坡人在过去的一年中读过一本书,而这个比例在美国达到70%。只看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碎片化的超短文字,在那里如同这里。

需要。

天才创新者和特立独行者。

新世界的挑战。

21世纪信息经济条件下的挑战被书呆子称作“VUCA”,Volatility(充满了反复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和Ambiguity(模糊性)。

外人怎么看?

印尼看新加坡,始终是一个因循守旧、缺乏家业企精神的家国。

一名美国银行家说,这座小岛会一直需要外国人的存在,原因很简单,因为“新加坡人的想法都一模一样”。

如果一个教育体系连孩子们的睡眠时间都要制限,那这种教育一定没有太多乐趣可言。

全文根据该书第七章“新加坡国立大学:世界流一?”编写。

远看<a href=新加坡的人口与教育”>

远看<a href=新加坡的人口与教育”>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